全 优 职 业 培 训 学 校 ​打 造 中 国 全 优 教 育 第 一 品 牌
在职研究生学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学费 > 家庭教育指导师和教师资格证(哪个更实用哪个证最权威)

家庭教育指导师和教师资格证(哪个更实用哪个证最权威)

发布时间:2022-02-19 15:44:27 在职研究生学费 浏览次数:672

作业少了,补习班没了,双休日、寒暑假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

“双减”政策落地三月有余,不少家长仍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疑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又将从2022年元旦起正式施行,从法律层面规定,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在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每周的“亲子专病门诊”——面对面家长咨询中,遇到了这些难题……

作为坐诊咨询的专家,在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看来,做作业和上课外辅导班,都是狭义的学习,家长更应该带着孩子走进生活的广阔课堂。而在学习方式上,更应该走出分数焦虑,去聚焦学习的过程,重视习惯的培养,才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而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打造更高质量的、更有意思的家庭生活,在生活当中去鼓起孩子的勇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落地,专家给出三大建议:生活起来,运动起来,阅读起来

那么,针对这些家庭教育的焦虑,该开怎么样的处方?“双减”时代,家庭教育法下,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

专家总结第一条:家长不要总是和学校教育“抢活”,家校共育、各司其职,才能让孩子得到全方位成长的更好支持。

家长要做自己擅长做的,也是最适合在家庭生活中培养的。学习,固然是成长的支柱之一,但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对周围旺盛的求知欲,才会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广。

Q1:不能补习,心慌慌,怎么办?

“不能补习,好忐忑,怎么办?”这是不少家长在“双减”之后,内心的挣扎。

不搞“地毯式轰炸”

首先要科学地来认识补习。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要问问自己,“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补习?补什么?”

所谓的补习,“补”的是学科学习的短板。而一个有效补习的前提,就是先要发现孩子的短板。但大部分家长都是以分数和等第作为参考,来判断孩子学习的短板的。

陈小文认为,如果只是用一个分数去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习,其实并不精准,更像是“地毯式轰炸”。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效益,才是家长真正要考虑的。想要更加精确地发现孩子的学习短板,最重要的要仔细去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过程,对孩子的学业进行精准化的分析,这比漫无目的的“地毯式轰炸”要好很多。

有家长忧心忡忡地来咨询陈小文,“我的孩子这门学科实在学得不大好,你看看要怎么补课?”

陈小文的回答是,在“补”之前,家长更应该考虑一下,孩子有没有高质量地把学校作业、试卷错题去认认真真地分析清楚,反复订正,吃深吃透,提高这些错题的正确率。

“抢跑”效果不好

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家长会觉得,“我也不搞地毯式的轰炸,我只是要比别人领先几步,比别人早学一点,就能够始终站在学业竞争的第一梯队”。

但是事实是否如此?

陈小文在家长咨询中发现,孩子们的精力并不够用。很多家长虽然报了很多班,但是实际上孩子每天完成学校内的功课后,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做那些额外的学科学习内容。

“抢跑”不光透支着孩子的精力,更给校内的课堂学习带来影响。在校外已经学了很多内容的孩子,课堂里难以保持认真听讲的状态,课堂内的时间被白白浪费。

更为重要的是,专家认为,人的学习习惯和求知的欲望是在每分每秒中慢慢孕育的,但是在这些“我都会了”“我已经知道了”的状态下,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是一种戕害。如果说孩子只是不断“抢跑式”学习,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去优质阅读,面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其可持续性发展是堪忧的。

Q2:,每天放学后、双休日以及寒暑假,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

“作业减少,没有学科类补习班,那么,每天放学后、双休日以及寒暑假,多出来的空闲时间能做什么呢?”家庭教育法又要求家长保证孩子的休息权、娱乐权,家长该如何管理孩子的时间?

生活起来、运动起来、阅读起来,陈小文给出三大点建议。

生活起来

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家中的生活让孩子多参与,家务让孩子帮着做,这样他会获得家庭的归属感,而不是一个只在学习征途上慢慢前行的一个孤独旅人。而且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升,参与家庭生活家庭劳作频率的增加,他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来产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更好的独立不仅是只会做一些家务,而是在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让孩子们会生活、能生活、感受生活的味道。

要做到这些,家长一定要“懒”一些,该孩子做的,就不能替代孩子做。

运动起来

一个积极运动的人,产生的神经递质会让他的情绪更加的积极,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强健心肺机能,为大脑输送更多的养分,他的抗挫能力也会更强,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活力。

运动是日积月累的

比如一分钟跳绳,不需要去花高价聘请教练来训练,只需要从小坚持不懈地练习。无论是跳绳。还是50米跑或者耐力跑,这些体质健康的标准,家长应该记在心里,鼓励孩子不断向一个更高的目标去迈进,自己和自己比永远是一种最积极、最安全的竞赛。

运动是快乐的

比如最基本的跑、跳、投、踢这些大肌肉运动,比如一些需要肢体相互配合的爬、钻、游泳,还有一些精细的动作,捏、挑、折等,在生活当中就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和运动小项目,让孩子觉得运动是很快乐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要让运动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

运动是随时随地的

比如背书包,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负重锻炼。再比如可以选一些安静的智力运动,比如像棋类、桥牌等,有动有静,利用碎片时间,随时进行。

阅读起来

用阅读来丰富孩子平淡的日常生活吧!

孩子进入到学习阶段之后,实事求是的说,一年当中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间度过的。所以通过阅读,用丰富多变的故事情节、多元的观察视角、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孩子和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优质的书籍,能够刺激孩子的想象力、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思辨能力,这些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力?

多多发掘阅读时间

每天利用碎片时间让孩子能够读一点;每周留点时间,特别是在双休日,设置一段给孩子专门读书的放松时间;在寒暑假,给孩子设定一个小目标去读完一本书。

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兴趣的起跑线,不是在学习机构,而是在家庭,关键人是父母。阅读,不是给孩子一个音频让他去听,主要的方式应是亲子阅读。当孩子从幼儿到小学阶段,家长要经常为孩子阅读,那个场景将会成为孩子终身的温馨回忆。

扩大阅读种类和深度

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从一类书扩大到各类书,阅读种类要丰富起来,逐步地接触有深度的书,比如那些长时间、大跨度描绘真实世界的作品,或者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作品,以及有较强思辨性的作品。随着孩子的年级的升高,散文、杂文、历史、科普、科幻、哲学、传记艺术等,都应该进入阅读清单。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挑食,不能偏食,阅读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请用家长的阅读品位来提升孩子的阅读品位。

设置电子产品静默时间

很多时候,家长在抱怨孩子手机放不下来。但通过咨询,陈小文发现首先是家长自己的手机也放不下来。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建议家长每天在家里设置一个“电子产品静默时间”,不用太长,20至30分钟就很好。

Q3:不逼学习,不追求“学习成绩好”,那家庭教育的“小目标”什么?

不逼孩子学习,不是去追求“学习成绩好”,那家庭教育的“小目标”什么?“双减”和家庭教育法下,很多家长产生这样的疑问。

陈小文认为,家长的目标是养育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呵护好奇心

家庭生活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一个孩子有浓厚的好奇心,他一定是能够去主动学习的,他一定是能够主动探索的,他也一定能够在好奇心的支持下,让学习的经历变成一个有趣的过程。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把好奇心慢慢的转化为探索行为。

但是现实当中家长采用更多的是什么?记不住,多背两遍;还背不出来,再做几道题目。但这样的学习,并不适合在家庭生活当中。

花点时间探索

多花点时间让孩子去观察和思考,不要按照标准答案去教给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现实生活连接。

家长要有意识的去挖掘生活当中有趣的学习要素,比如说观察植物每天的生长,每天量一量太阳照进房间的位置,每天晚上给月亮画张像,去看看社区里边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等等。

用文字写下来、用画笔画下来、用相机拍下来、用工具测量,持续不断的观察,如果这些学习要素孩子都具备了,还担心他以后学不好其他内容吗?

在这过程当中,孩子肯定会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当发现了问题就是一个良好学习的开始,我们要去激发孩子深入思考,搜集资料、进行验证、探究答案。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全部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

要知道,科学探索始于丰富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当中只有刷题,那么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

Q4:各种政策、法规要求家长“不要鸡”,但还是很焦虑,怎么办?

有家长坦言,“各种政策、法规要求家长‘不要鸡’,但我还是很焦虑,怎么办?”

做个平和积极的父母,给孩子带来力量,而不是压力,这是每位家长自身应该不断努力的目标。

和孩子保持距离

平和的父母就是不用爱将孩子包围。

“你只要去认真学习,其他都不用管。”“我是爱孩子的,我不希望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才要那样做,但是这种爱过于浓烈了。”在“亲子专病门诊”的咨询中,往往会听到家长说类似这样的话。但孩子往往都表现的想要“逃离”。

父母过度的控制,扼杀孩子,摧毁关系。

家长应该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尝试,甚至让孩子去品尝一些挫折。

正常的生活、有爱的陪伴、保持适度的距离,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段的身高年纪的增长,保持适度的距离更重要,因为最终我们的孩子都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让孩子表达情绪

家长要有一门功课,理解、尊重和接纳。每个孩子总会经历挫折,经历失败,虽然我们很不愿意,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到了这个时候,家长得让孩子把他糟糕的感受,把他愤懑的心情表达出来。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糟糕的人,让孩子充分的表达,家长才能够去找到真正的问题。

而且,当孩子把他的内心的苦闷、痛苦表达出来的时候,如果家长认同孩子的情绪,他会觉得爸爸妈妈是理解我的,而这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无比的安慰,抚慰好孩子糟糕的情绪,才能够为孩子后续积极的改变积攒能量。

让孩子找到自己

让孩子知道,父母能够接纳他。这样孩子就会有底气,知道只要不是突破底线,自己都能够被父母所接纳,这样他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一个真实的、有别于别人的自己。

找到自己,是一个人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找不到,他永远只是活在别人的话语当中,活在别人的要求当中,这样的孩子,他的一生可能都会走得磕磕绊绊。找到自己的起点,他才能够更好地往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yked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姓 名:
邮箱
留 言:

https://tb.53kf.com/code/client/7882d5ab6ca01c8c966619b40bfec61a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