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优 职 业 培 训 学 校 ​打 造 中 国 全 优 教 育 第 一 品 牌
在职研究生学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研究生学费 > 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条件改革(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条件及考试科目)

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条件改革(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条件及考试科目)

发布时间:2022-05-17 14:32:35 在职研究生学费 浏览次数:697

2022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其所在周近日被正式设立为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地后,家庭教育的地位逐渐凸显;10月,《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去年“双减”政策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注意到“双减”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在2021年9月,“人教开讲啦”推出专题为家长答疑解惑。《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教育出版学会联手筹备了“人教开讲啦——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题”,邀请知名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

在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专家是如何解答“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青春期成长、校园欺凌、异性交往等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的吧!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1

“双减”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做?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哪些?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二十四期)“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孙云晓

“双减”下,家长朋友应认识到“双减”的目的是要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鼓励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多种选择,不是单一的重视学习成绩。要给孩子丰富的体验,要让孩子充实地生活,引导孩子在体验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从而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道路。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只有良好的生活教育,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丽颖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学会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有清醒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例如,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与孩子共同展开劳动体验、进行体育活动等等。家长要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多陪伴,多了解,注重品德教育,不必过分关注成绩和学业,应该关注孩子身体、心理、精神的健康和丰富。

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什么区别?家长的教育素养该如何提高?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三十一期)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背景下的亲子关系和家长角色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 边玉芳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构成了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三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主要是针对科学文化等培养孩子知识性方面的专业教育;而家庭教育绝不是孩子的第二学校和第二课堂,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习惯以及强健体魄。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有课堂、有教材,而是融入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因此,家庭教育的方法强调亲自陪伴、共同参与、相机而教、言传身教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行政院长、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志勇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是要让家庭教育回归于它的本质作用,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家长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需注意: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把家庭本身建设好,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成长氛围;2.家长要学习一些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甚至营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 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深远影响,家长自己要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榜样;4. 学会沟通和陪伴,要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陪伴中敞开心扉;5. 要理解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参与并理解学校教育。

3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不想跟家长交流吗?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进入青春期的迹象了,家长们要怎么做?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三十二期)

如何走进青春期孩子的情绪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和副秘书长 蔺秀云

作为父母应该对因青春期产生行为变化的孩子予以祝贺和尊重,因为这时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自主性、独立性等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从内心其实十分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变化,包括外在身体变化、内在内心的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特别应注意生理方面的原因。2.不断调整与孩子互动的方式,用孩子愿意沟通的时间和方式交流,学会倾听和尊重。

北京汇文中学教科研主任,心理教师,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常委;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佳心理教育工作者 胡迟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一,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有些事可以尝试让孩子决定;二,要注意容错,要给孩子犯错并改正的机会;三,要注意沟通方式,多采用肯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可尝试“三明治”式沟通方式,即先肯定,再指导,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四,要注意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并予以称赞,不要只看结果;五,青春期时不能一味地放任和鼓励,有些方面要对孩子要施予管教,让他们知道边界。

4

孩子如何与异性交往?家长应如何进行性教育?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三十三期)孩子该如何与异性交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刘文利: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只有四者均衡发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教育环境上予以支持和引导。例如,教孩子如何与异性沟通,如何清晰地传达情感,如何面对拒绝,如何协调冲突等。适当的情感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孩子大脑健康发展,有利于情绪控制能力增强。因孩子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可节省认知资源,将其用于学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理事 单志艳

家长应理性面对孩子与异性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孩子,把握交往的尺度,及时普及性教育知识;通过鼓励孩子参加社团活动等行为,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了解不同异性特征。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记者、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张惠娟

家长应有性教育意识,将性教育融于平时日常生活的教育中,通过科普知识,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与重要性。家长在性教育时需注意角色分工,父亲对男孩子的性教育至关重要,母亲应对女孩子做好性教育。

5

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做?家长如何通过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三十五期)

远离校园欺凌,家校合作如何共筑防线?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张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同辈关系;学校的关爱教育、合理管理措施;社会的舆论正向导向都对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至关重要。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的初步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感受到的社会环境将内化为一种自我意识,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会自然而然、耳濡目染地将关爱内化为自我意识,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 王楠

若孩子遇到校园欺凌并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时家长应该:一,对孩子的求助予以重视,认真倾听,做有意义地沟通交流;二,家长要尽快调查事情的原委,联系学校,阻止进一步欺凌的发生;三,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如家长接送上小学,公共场所不避开监控盲区,避免独处等;四,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结伴而行。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样,但是问孩子,孩子不肯说,这时家长应该:一,保持冷静,耐心观察。例如关注孩子身体是否有伤痕,衣服破损,文具丢失,孩子是否突然出现厌学的情况,是否有情绪异常、社交障碍、睡眠问题等,若发现这些异常,尽快与学校联系,了解情况。二,用合理的方式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低龄孩子,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以第三人称故事性较强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学校发生的事情。青春期的孩子,首先家长应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接纳孩子的情绪;二要做到共情,告诉孩子他不是唯一遇到这些事的人,向父母老师求助并非无能的表现;三,当孩子敞开心扉后,尝试为孩子提供解决办法,为他们提供参考。学校目前均要求设立解决校园欺凌委员会,学校会启动调查,让孩子相信一定有人可以来帮助解决欺凌问题。

6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法律规定家庭教育?家长应该怎样理解?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能获得哪些支持?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天开启,“双减”下的学习、家校共育、校园欺凌......一起回顾专家解答家庭教育中的热门问题

人教开讲啦(第三十七期)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点解读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 高书国

《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的目的是让家庭教育回归本位,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部法律的颁布也是为了回应和解决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如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特殊家庭教育困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足等。《家庭教育促进法》回答了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父母应该做好那些事情,学校和社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保障家庭获得支持,调动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规范家长、服务机构等行为。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副主任 罗爽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家长来说是提供支持和帮助,不是要管家长。这部法律的核心要义是给家长赋能。第二章“家庭责任”主要是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为了什么,应该怎样做;第三章“国家支持”是政府机关、妇联、司法机会等职能部门会为家长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例如第二十五条要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开通家长热线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第四章“社会协同”是要求学校、村居委会、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服务机构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能,本章中特别强调学校的作用,要求学校为家长提供常态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yked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姓 名:
邮箱
留 言:

https://tb.53kf.com/code/client/7882d5ab6ca01c8c966619b40bfec61a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