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离婚后,母亲未尽到抚养义务,父亲胡某起诉前妻陈某,想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而孩子表示想和妈妈...
- 家庭教育指导师12月考...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
- 广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
- 家庭教育指导师有没有...
-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
- 心理咨询师证书怎么考...
- 老师可以考家庭教育指...
- 家庭教育指导师新政策...
-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报...
-
考研的学生如今越来越多,然而选择考研的专业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有一些专业很容易让人...
- 人大同等学力申硕骗局
- 2019年兰州大学MBA招...
- 2019年贵州大学MBA招...
- 2019年广西大学双证MB...
- 2019年天津财经大学与...
- 叮当一下家庭教育指导...
- 家庭教育指导师12月考...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口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
- 广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
在职研究生怎么拿到双证(多一份努力少一分担忧)
发布时间:2021-09-21 18:34:56 同等学力申硕条件 浏览次数:396
读者提问:我现在在一所很不错的双一流学校读大三,因为喜欢所读的机械专业,想以后做技术,觉得读研会更有优势,所以准备考研。
我的问题是准备考研中,又出现了总是担心考不好的症状,胡思乱想,再加上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城市确实不错,竞争激烈,考上不容易,这也增加了我的焦虑。
补充一些相关经历,我爸从小对我是只要考差,大多非打即骂,似乎只有考到顶尖才能令他满意。
再加上成绩后来慢慢成了我自信心的唯一支柱,所以高三时成绩不错的我,哪怕只是后退了几名,不用我爸说,自己就陷入了无止境的自我怀疑,我爸也气地说老师一定会点名批评我,但其实没有老师这么做过。
高考前有一段时间,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成绩,甚至后退,出现了不少波动,各种自我怀疑,再加上“一考定终身”的思想,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会不会这辈子彻底完蛋了,压力极大,差点做傻事。
好在平常还算努力,有些底子,再加上超常发挥,高考胜利。不过到了大学,大佬太多,成绩怎么也拼不过他们,各种竞赛、获奖、学生工作经历,似乎谁都比我强,这又大量刺激我的自卑。
我还总是莫名其妙担心,要是当时高考没有超常发挥考到一个不太好的学校,是不是人生就彻底完了?这种想法像上了瘾,怎么也抑制不住,后来慢慢清除“一考定终身”的思想,才稍稍缓解了一些。谢谢将军解答我的问题。
将军答:
学生时代,父母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反馈确实会产生很大影响,父母的态度让学习成绩背负了不存在的“意义”,就像你所想的“考不好这辈子就完了”,这句话应该就出自父母口中。
我有朋友30多岁了还在做跟考试有关的噩梦,尽管他们早就远离了学习成绩这个评价体系,但却始终活在“用某一个指标来度量和要求自己”的压迫感中。
读书时我也会考前紧张,担心考不好,我妈常对我说“考不好,还考不坏嘛!”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知道,“坏”就是很普通的一种状态而已,它可以被接受,没必要避讳,也不值得害怕。
所以长大后,在面临很多要被筛选、考核、淘汰的事情时,我也会模仿我妈的语气对自己说,“表现不好又怎样,搞砸也可以啊”。
事实上,我也确实搞砸了不少事情,但我很容易释怀,我从我妈那学到的是,人生不是只能追逐一个“好”字,“坏”也并不糟糕。
我把这种chill的态度跟很多人讲过,这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你要知道所有人都必然经历过“坏”,而我现在有的“好结果”,也是在过去“坏结果”的土壤上生产出来的。
很多“坏”只是一时一刻的暂时性结果,是一个逗号,句号还远着呢,你可以另起一行,另起一篇,人生很长。
确实不存在“一考定终身”,毕竟你的经历也验证了这句话,如果高考胜利就“定终身”,那你现在就没必要考研了,不是吗?
考研就是一个站点,到达就到达了,不到达还可以折返重新出发,就算折返后还是没有抵达,可以换一站嘛!
老读者都知道我也是“二战”考研上岸,第一年我报考了北大应用心理学系,差几分没被录取,也没参加调剂。
我也像你一样做过另一番假设,如果当年第一次考研成功,那我就要去深圳读研了……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同学不同的环境,那我的人生轨迹也会完全不一样了……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跟你不同的是,我会刻意“丑化”另一种假设。
在我的想象中,当时第一年考上的“好结果”可能也只是暂时的“好”,看起来的“顺利”也依然危机四伏,于是我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感谢第一年考研的“坏”,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你所说的牛人很多,怎么都赶超不上,因此自卑,每个人都有过,你不是唯一。
但不同在于,怎么去看待这种“无法超越”。
我们被投掷到一个“比较”无处不在的世界里,“竞争机制”是无法回避的。
我不觉得就一定要退场,但也绝不会一味去迎合和巩固这种规则,我们可以在宏大的社会规则之下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则。
我的人生规则是纵情参与,但把自己设定成“人间观察员”的角色,比起一般意义上的“输赢”,我更在乎我自己定义的“输赢”。
“输”是完全被外界操纵只在乎结果得失,“赢”是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面向、千姿百态的人类行为,更在乎体验和那些无法直接计量的收获。
这么说来很像开“上帝视角”,我又有什么资格“观察人类”呢?但这就是我的人生,没有伤害他人,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我就要这么定义我的人生规则。
你也一样,大家都一样,在自己建立的规则里,井然有序,乐在其中,这就是“赢”。
有时候我也会感慨,我来到人间,要参与一些不得不参加的竞争,真是莫名其妙哦,但莫名其妙也是一种体验,也很有趣,我无法置身事外的观察和记录,那就纵身一跃、全情投入吧!
以前我很喜欢《笨小孩》里的一句歌词“老天自有安排”,在经历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沿着这种思路遐想:我会自然而然地长大、朝九晚五的工作、遇到爱的人结婚生子、平静地老去……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老天好像没安排我啊,我完全走在了另一条轨道上啊,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几年我悟了,老天对我另有安排。
你也一样,考研是一种安排,也许老天对你另有安排,到底怎么回事,往前走就知道了。
上一篇: 国内一年制硕士(东三省院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