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离婚后,母亲未尽到抚养义务,父亲胡某起诉前妻陈某,想要回孩子的抚养权,而孩子表示想和妈妈...
- 家庭教育指导师12月考...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
- 广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
- 家庭教育指导师有没有...
-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
- 心理咨询师证书怎么考...
- 老师可以考家庭教育指...
- 家庭教育指导师新政策...
-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报...
-
考研的学生如今越来越多,然而选择考研的专业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有一些专业很容易让人...
- 人大同等学力申硕骗局
- 2019年兰州大学MBA招...
- 2019年贵州大学MBA招...
- 2019年广西大学双证MB...
- 2019年天津财经大学与...
- 叮当一下家庭教育指导...
- 家庭教育指导师12月考...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口
- 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入...
- 广州家庭教育指导师培...
人大单证硕士有什么用(在职研究生是双证吗)
发布时间:2021-11-26 17:43:01 在职研究生学费 浏览次数:952
大家好,这里是考个研吧!
前几天,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上介绍了明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高达1076万人。
同学们可能对于这个数字没有概念,让大家了解下前几年的数据:
之前每年增长30~40万人,增长率不超过5%,而明年将增长167万,同比增率高达18.37%!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过了“千万”的门槛。
考研群体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参加了教育部人社部就业工作会议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报名人数达到462万人,突破了400万的大关,相较于去年的377万上涨了85万!虽然暂时还没有官方通知,但可信度仍然是比较高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其实这次考研人数的激增也在意料之中,在今年考研报名刚结束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就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的人数统计,报考人大的考生高达2.76万人。
而发展潜力巨大的南方院校深圳大学,今年的报名人数更是冲到了2.80万,让全国都看到了这所院校的热度。其中,排名前四的热门专业为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均已经达到了千人以上。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一向热门的心理学相关专业,今年再次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深圳大学应用心理专硕报名1286人,心理学学硕报名1218人;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硕报考1027人……院校报名人数破千似乎已成常态。
而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似乎有一大批都在忙着考研:
有大四没考上,马上投入复习的“二战党”;有工作了好几年,想要重回校园的社会人;有想要提升自己学历的专科生……似乎大家在励志这条路上,都选择了通过考研来到达目的地。
“考研热”难降温,原因为何?
1.我们已经不满足于低层次需求的心理满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在理论中,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最底层的是生存方面的需求、其次是爱和归属的需求、再次是尊重的需求、最顶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选择考研的同学们,除了想要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之外,还有的同学是因为自身经历的问题。
或者是想要通过考上研究生,继续读博,来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考失利,想要通过考研来弥补和同龄人的差距。
这些都是大家想要获得高层次需求满足的体现。
对于个体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通过自己实现价值。这种对于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也能够帮助大家激发自我潜能。
有很多高考失败、四六级过不了的同学,却在考研上取得了成功,让自己重新获得自我效能感。
2.身为“社会动物”的我们,很难不受社会趋同效应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而当今社会对学历似乎也越来越重视,比如城市落户、找工作的时候对学历有要求,参加职称考试要求学历,甚至有的公司升职加薪都会要求学历。
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但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学历却是筛选人最快捷的方法。对学历的追求,已经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身为“社会动物”的我们,很难不受社会趋同效应的影响——我们会受到群体成员的互相效应、互相感染,我们在群体中为了寻求爱和归属的满足,也会让自己的行为和群体保持一致。
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老家的亲戚都在考研,我们也很容易被感染,加入这个行列。
3.逃避并不可耻,却也没用
诚实地说,有部分同学最初就是为了逃避毕业时的迷茫、焦虑情绪,才选择的考研。
毕业季是同学们处于人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很多同学会选择通过考研来延缓择业所带来的压力。
精神分析当中有个理论叫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遇到冲突或者压力的时候,我们便会不自觉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来减轻自己心中的消极情绪。
成为一名“打工人”确实会有压力,而考研也未必像想象的那样轻松。我们可以延缓工作的时机,却无法逃避无处不在的压力。
所以,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希望你都不是出于逃避的目的,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选择。
4.或许,你也免不了“自卑情结”
个体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自卑情结”,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产生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感受,我们就称之为“自卑感”。当自卑感出现后,他会想通过变得更有力量来补偿自己的不足。
随着高校扩招计划的实行,高校毕业生正在逐年递增,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罕见了。
于是,高校“鄙视链”愈演愈烈。
“双非也能叫一本?”
“二本跟三本有什么区别?”
“专科也能算大学生?”
人们企图用划分群体的方式,来维持自尊心。也许你一点也不认同这些说法,可你仍然陷入了院校层次的差异所带来的“自卑感”。
自卑感会带来无助,这种无助让人不适,很多同学为了改变自己学历上的自卑,会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
我们很难完全摆脱自卑感,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提高自己在社会、感情中的价值,缓解自卑感。
考研虽热,还需保持冷思考
就考研来说,虽然我们每年报考的人数都在增加,但国家每年也都在进行相应地扩招,上岸的名额也在增多。
考研热已成事实,而且似乎是一种必然。当我们满足了自身的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自然就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也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不管接受与否,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面对它。
求学有风险,但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大家可以放心去努力自我实现,去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峰体验”!
其他人是否热衷于考研,终究与你无关。只要察觉自己真正的需求,做出你认为对的选择,相信你会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