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优 职 业 培 训 学 校 ​打 造 中 国 全 优 教 育 第 一 品 牌
同等学力申硕条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同等学力申硕条件 > 家庭教育师官网(正规途径入口)

家庭教育师官网(正规途径入口)

发布时间:2022-01-17 17:45:03 同等学力申硕条件 浏览次数:374

“双减”政策实施已有一个学期,近期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2022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2022年“双减”将作为安徽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因此,“教育”“双减”“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了不少省人大代表热议的关键词。

  省人大代表张红:“双减”背景下应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

随着“双减”的落实,一个挑战在“校内”,另一个挑战就是在“家内”。省人大代表张红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地本质上改变了学校内教育教学的供给结构,“双减”之后,学校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社会各界自然会更加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之一,就是提升教师的水平,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较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迎接名目繁多的各种督查、检查、评比等,完成社会上不同种类的数据收集、调研、统计、课后托管、午餐值班等多种社会性事务。”张红认为,明确工作责任、减轻教师压力也是许多一线教师的迫切诉求。张红建议,中小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从源头上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让“数据多跑路,老师少跑路”,切实通过信息化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此外,为保证“双减”质量,还应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在个人品德方面有重大瑕疵或存在重大心理疾病者不得取得教师资格,如果已取得教师资格,出现违反上述师德义务的行为或产生心理疾病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教师资格。

「两会聚焦」“双减”政策引热议 家庭教育需归位

 

省人大代表张红

  省人大代表孙云:建议中小学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室”

孙云认为,“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它的本质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体系。”孙云说,学校是育人的主体,家庭是育人的共同体。对此,她建议在我省中小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满足不同层面家长的需求,缓解他们在教育子女上的焦虑情绪,真正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两会聚焦」“双减”政策引热议 家庭教育需归位

 

省人大代表孙云

  省人大代表黄宁:不能让“双减政策”成为教育圈人士的“内部运动会”

2021年是“双减”政策落地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年1月1日也开始正式实施,这些政策影响着万千学生家庭。有着多年小学基础教育经验的省人大代表黄宁在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家庭教育如何归位,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是我今年比较关注的。”黄宁代表认为,去年“双减”落地以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何让家庭教育在“双减”政策下更好地发力,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二是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导;三是“家、校、社”形成联合机制,共同助力“双减”政策实施。

黄宁说,现在仍有不少家长们认为自己不是老师不懂教育,并以此为借口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交给学校,这使得学校也有些被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后,依法带娃将成常态,所以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家长们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可以做到有效的陪伴和指导,孩子也会更加快乐地成长。

黄宁认为,不能让“双减”政策成为教育圈人士的“内部运动会”,家庭教育也需要归位。

「两会聚焦」“双减”政策引热议 家庭教育需归位

 

省人大代表黄宁

 省人大代表张大艳: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当前,部分未成年人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缺陷。”来自亳州的人大代表张大艳心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这位扎根教育一线的教师代表深知广大师生的教育需求。在调研中她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存在如自私、虚荣、狂妄、冷漠等心理缺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被家长忽视。另一方面,“问题家长”造成“问题孩子”,部分未成年人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错误地采取溺爱、打骂或者放任不管的态度,让孩子失去“真正的关爱”和管教。

对此,张大艳代表建议,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纳入其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教师队伍,可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她表示,每年可从全省中小学和社会团体中选取优秀人才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团,在全省各区县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讲。

同时,张大艳代表还建议全省中小学逐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注意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有计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加强关注,适当时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记者 汪乔 史睿雯 孟一凡 程昊 郑强强 刘炜鑫 虞结志)

「两会聚焦」“双减”政策引热议 家庭教育需归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yked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姓 名:
邮箱
留 言:

https://tb.53kf.com/code/client/7882d5ab6ca01c8c966619b40bfec61a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