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优 职 业 培 训 学 校 ​打 造 中 国 全 优 教 育 第 一 品 牌
同等学力申硕热点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同等学力申硕热点信息 > 在职研究生一年的学费是多少(收费标准和学年)

在职研究生一年的学费是多少(收费标准和学年)

发布时间:2021-12-23 16:44:52 同等学力申硕热点信息 浏览次数:450

考研人数大涨80万,应用型硕士持续扩招

457万人周六走进考场

考研人数大涨80万,应用型硕士持续扩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考研学子免费分发“记忆蛋糕”,寓意祝福考生“吃”透知识点,祝福他们考研成功。 通讯员 纪昀 实习生 单宬呈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即将拉开大幕,教育部发布最新消息,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再创新高。考研复习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少考生不免感到焦虑,担心自己不能成功“上岸”。专家建议,最大的竞争者其实就是自己,考生切忌浮躁,应尽量放松心态,按部就班安排复习,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击,以良好心态备战考试。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即将拉开大幕,教育部发布最新消息,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再创新高。考研复习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少考生不免感到焦虑,担心自己不能成功“上岸”。专家建议,最大的竞争者其实就是自己,考生切忌浮躁,应尽量放松心态,按部就班安排复习,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击,以良好心态备战考试。

考研“热”持续升温,提升就业竞争力仍是主因

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人,2021年达到377万人,2022年的报考数据达到457万,人数大幅增加。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考生读研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想通过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

出生于2000年的天津姑娘张浩桐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的一名大四学生,她同样也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我在10月份的秋招现场转了一圈,因为专业的特殊性,相关单位的招聘门槛都在硕士及以上学历。”张浩桐表示,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在紧张备考中,想通过读研提高自己的学历,将来有更多机会找到心仪的工作。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面积普及,本科生学历已经不足为奇。一些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对学历越来越看重,基本都要求硕士及以上。“绝大多数考生希望通过考研完善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促使考研热度持续升温的重要原因。”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宋华明告诉记者,考研大军中还不乏往届生,以及受“双减”政策影响失业的部分教培从业人员。记者了解到,由于疫情影响,不少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人选择国内读研,这也导致了考研人数大涨。

“很多专业如果只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大多只能从事行业内的基础工作,并不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比如医学专业。”张栋洋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辅导员,他所带班级的研究生专业为生物与医药(化妆品与皮肤健康方向)。“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在专业上获得更高认可度。”张栋洋认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献阅读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较本科生有很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进入化妆品高端研发岗位。

研究生招生持续增长,专硕比例将达到2/3

考研人数居高不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显著增长。今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表示自2022年开始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某些专业宣布停招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向专硕倾斜。

事实上,学硕缩招、专硕扩招早已有顶层规划。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

近几年来,不少同学报考专硕,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对专硕毕业生满意度和需求度也在明显提高。“事实上,学硕和专硕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在定位上、培养模式上有些不同。学术硕士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定位,重视理论教育和学术研究;专业硕士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教育与应用能力。”宋华明告诉记者。

提前适应考试节奏︐放松心态走入考场

“年年都说考研人数创新高,史上最难考研年。但其实最大的竞争者是你自己,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相信大部分备考生都能获得成功。”考研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于后续的复习计划,宋华明建议考生此时切忌浮躁,应按部就班安排复习,针对薄弱环节重点突击,以良好心态备战考试。

“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多做几次模拟考,查漏补缺,提早适应考场做题的速度和节奏,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缓解对考试氛围的紧张感。”宋华明说。

“千万不要牺牲睡眠时间来看书,考研备考效率很重要,本来一个小时可以学完的东西,因为没睡好,学三个小时才记住,得不偿失。利用好白天每分每秒,睡前复习,养精蓄锐。”作为“过来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一学生徐志明提醒大家把最好状态控制在白天,哪个科目什么时候考试,就在对应的时间段内学习那个科目,保持固定的生物钟。

同时他认为,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复习规划,但没有一个是万能的,一定要根据自己对各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制定复习规划,并根据每天的学习进度不断修正,确保能够完成对考察内容的熟练掌握,而不是盲目跟风,或干脆没有规划胡乱复习。

中国药科大学研二学生王喆堃觉得放平心态很重要,“很多人考前会很紧张,害怕自己在考场上出现各种状况,但其实一旦你坐在那里,开始答题,心情会自然而然平静下来。

如何放松心情?王喆堃建议,放松心情首先是不要有后顾之忧,专注于眼前的事。考前可以深呼吸放松一下,也可以在进考场前和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缓解紧张感。“可以回头想想,你都已经努力复习那么久了,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qyked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姓 名:
邮箱
留 言:

https://tb.53kf.com/code/client/7882d5ab6ca01c8c966619b40bfec61a8/2